说太子体弱,不如让雍王再次出京,既可赈灾,又可暗访贪银案。李洵这一次没有让人失望,不仅在民间筹集到了大量的银钱解决灾民的问题,还找到了肖相确切贪污的罪证。冀州官员纷纷指认肖相。轰动朝野的贪污案,持续了半年后终于有了决断。肖相被抄家,流放千里,病死途中,一众党羽被连根拔起。而林政辅因为李洵的求情全身而退,甚至因为和雍王一起筹银被皇帝赞赏了两句。李洵作为最大的功臣,在民间的声望到了巅峰。林端月的心思百转千回。“......还请太子殿下给我等苦命之人,讨一个公道。”灾民的声音打断林端月的思绪。李溆掀开车帘,走了下去,神色沉稳,“你放心,朝廷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,这位壮士,请你上前来,孤有几句话想问你。”“殿下不可,”侍卫心急如焚,“若是他心怀不轨……”“无碍。”李溆不为所动。四周的百姓见到太子,个个都有些激动。那告状的人小心翼翼的走进,扑通一声又跪下,泪流满面,“太子殿下,冀州水患整整过去十天天,朝廷才派人前去赈灾,可开棚施粥,一日一顿就罢了,粥清如水,无法充饥,饿俘遍地,小人的老母和媳妇儿子都死了。”他“哇”的一声,张嘴痛哭起来。“小人和同乡们去找当地官府,却被告知,粮食没有了,银子更没有,要钱要粮,去找皇帝。”这番话显然引起轩然大波。车帘被掀开,林端月戴着面巾走出来。她扫了一眼那个告状之人。面黄肌瘦,疲惫不堪,衣裳还算整洁干净。她开口说道,“你长途跋涉只身前来只为向朝廷说灾情,实在是勇气可嘉,陛下已经派了昌郡王前往赈灾,定会将你说的,上禀陛下。”话刚落音,两匹快马飞奔而来。剑眉星目、面容肃穆的男人翻身下马,跪下道,“下官陆东池,见过殿下。”李溆摆摆手,“陆大人,冀州事态紧急,你迅速带这位壮士进宫,让他亲口对父皇说明,你是殿前副指挥使,由你带他去,最为合适。”“草民,草民......”一听要到御前,那人直接慌了。“你别怕,”林端月轻声细语的声音如春雨般柔和,“陛下英明,爱民如子,知你艰辛前来,定会嘉奖。”陆东池刚毅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只是忍不住抬眼看了看言语温婉的林端月。等他将人带走后,这场当街告状总算落幕。远处茶楼上,一个白衣公子端着茶盏神色凝重,“我听父亲说,昌平郡王许久未有折子入京了。”他对面坐着一个双目炯炯有神的年轻人,发冠高束,气宇轩昂,“我巡边归来,对京城局势不甚了解,可今日这情景,郡王只怕凶多吉少。”马车终于从拥挤的人群中慢悠悠的朝着成国公府继续出发。“殿下不会怪我多言吧?”李溆眉眼温软,“怎么会呢,若不是你安抚他,只怕还要僵持下去。”“从灾区到京城的路可不近,加上各地的关卡,自古以来,灾民走到天子脚下都极其不易。”林端月立即说道,“有人指使他入京,不,是护送他入京。”李溆轻轻点头,蹙眉,“昌郡王并未有折子入京,南边的情势不至于如此,那便是冲着肖相来的。”他揉了揉眉心,“父皇该头疼了。”不知不觉便到了成国公府。世子迎着李溆去看望成国公,林端月则是被成国公夫人领着去了后院。